歌林唱片,是指台湾歌林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李克竣(1914-?)在1970年代创立的唱片出版公司。
李克竣生于台北,1936年在大稻埕经营电器行代理日本哥伦比亚和胜利等公司的唱片、留声机和收音机,抗战时店铺被毁,1951年借钱于重庆南路(今歌林总部大厦)重启电器行,1958年获日本哥伦比亚公司授权在台湾生产收音机,1961年参与合资创办台湾三洋电机公司(母公司为日本三洋)。1963年创办歌林公司,技术上先后依靠日本哥伦比亚和日本三菱,初期以生产电视机为主,60年代成为台湾电器龙头。
1969年至1971年間,歌林開始生產全晶體彩色電視機,于1971年贊助制作中视节目《金曲奖》。1972年,歌林成立內部單位「音樂出版部」(早期曾名為「音響出版部」、「唱片出版部」)與唱片公司歌林唱片(初名「華音實業」、「华音唱片」),以「歌林唱片」為品牌發行黑膠唱片。70年代,歌林与海山唱片同为台湾本土唱片巨头,雄霸台湾歌坛长达十余年。
靠着经营电器有成的财力后盾,加上与日本关系深厚,歌林唱片公司很快在唱片界站稳了脚跟。歌林贊助中國廣播公司主辦「歌林之星」歌唱比賽,给许多想进入演艺圈的年轻人提供了一条捷径,陆续培养了一批新人。发掘、培植的歌星有“金曲小姐”洪小乔、“歌林之星”蕭孋珠、胡立武、池秋美等。[1]1970年代中后期,一直演唱西洋歌曲的黄莺莺、全能型艺人张艾嘉、“天皇巨星”刘文正、“帽子歌后”凤飞飞、“青蛙王子”高凌风先后加盟歌林,极大地壮大了公司队伍。歌林唱片在成功塑造了第一代玉女偶像歌手江玲、沈雁后,乘势推出第二代玉女新偶像金瑞瑶、林慧萍,使当时沉寂的歌坛为之一振。[2]
民歌时期的歌林唱片虽然没有新格唱片、海山唱片影响巨大,但推出的新金曲奖在当时也有—定的影响力,虽然一向以商业包装见长的歌林唱片不太适合走校园路线,但也因此发掘了一批新人,其中有郑丽丝、陈佩瑜(陈黎钟)、周治平、黄大军等等。
上世纪80到90年代,歌林唱片先后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音乐人和知名歌手,其中有黄舒骏、吴宗宪、高明骏、小刚、凡人二重唱、胡慧中、袁培华、陈艾澹、张宇、游鸿明等。歌林唱片在80年代后期开始以台湾闽南语音乐为主,旗下的闽南语歌手也举不胜举,其中有黄乙玲、杨宗宪、谢雷、张秀卿、甲子慧、陈美凤等。[2]
1994年,歌林與日本哥倫比亞合資成立「冠登公司」。1998年,冠登公司改組為「歌林天龍音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」,納入原歌林音樂出版部。2000年,歌林天龍音樂開始代理銷售進口音響。2000年5月25日,歌林天龍音樂在臺灣音響發展協會網站內設立官方網頁,此時歌林天龍音樂總部設於臺北市中正區博愛路63號5樓[3]。2007年10月,歌林天龍音樂改組為「歌林數位影音股份有限公司」(Kolin DigiAV Inc.),退出唱片市場。2011年12月22日,歌林數位影音解散。歌林天龍音樂末代總部設於新北市三重區溪尾街14號5樓之3(歌林科技大樓)。
旗下厂牌[]
此为歌林唱片适用的主要厂牌。
以上仅显示列表中的前10项,如需查看更多,请参见主条目。 |
版权[]
同期唱片公司[]
参考资料[]
- ↑ 張夢瑞 文,〈台灣歌唱擂台圓夢史〉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,《台灣光華雜誌》2008年2月號第44頁。
- ↑ 2.0 2.1 郑魁训, 1968. 光阴的故事 : 台湾流行音乐唱片收藏图鉴. 长沙:湖南美术出版社. 2011.
- ↑ 臺灣音響發展協會會員廠商-歌林天龍. [2013-02-16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-06-09).